水處理是生態友好型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制造的理想策略。在這里,南昌大學陳義旺、深圳技術大學Li Shunpu、Xie Chen開發了一種使用含有供體的水性納米顆粒(NP)油墨的逐層(LBL)處理OSC,以構建用于與受體滲透的中孔結構NP層。
本文要點:
1) NP的合成和沉積過程誘導了具有高分子堆積的中孔結構NP(mn)層。隨后的熱處理使mn層聚結,并產生垂直相分離。由于高效的載流子傳輸,通過水性mn-LBL技術制造的二元PM6:BTP-eC9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19.0%,并具有長期穩定性。
2) 此外,在通過mn-LBL策略微調垂直形態后,增厚器件的效率(250nm為18.2%,400nm為17.2%)超過了所有報道的高厚度二元OSC。無論受體溶液滲入供體膜的能力如何,可調的介孔率允許實現與溶劑和材料無關的處理。
Chen Xie et.al Water-based layer-by-layer processing enables 19 % efficient binary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minimized thickness sensitivity EES 2024
DOI: 10.1039/D4EE00068D
https://doi.org/10.1039/D4EE0006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