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排斥反應是發生肝移植術后、會危及生命的并發癥。他克莫司等免疫抑制劑在臨床上常被用于抑制肝移植的急性排斥反應。然而,在移植物中的低效積累等問題仍會嚴重影響他克莫司的治療效果。有鑒于此,吉林大學呂國悅教授、中國科學院長春應化所肖春生研究員和張鵬副研究員開發了一種酶響應性納米顆粒,其可通過酶誘導的聚集以選擇性地增強他克莫司在肝移植中的積類,從而提高他克莫司的免疫治療效果。
本文要點:
(1)該納米粒子由他克莫司和含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裂解肽的甲氧基聚乙二醇與聚谷氨酸共價偶聯而成的兩親性他克莫司前藥所組成。在被排斥的肝移植中(MMP9過表達),該納米顆粒會發生從球形膠束納米顆粒到微尺度聚集支架的形態轉變。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模型中,與無響應性的納米顆粒相比,靜脈注射的MMP9響應性納米顆粒可在移植物中實現增強的積累。
(2)實驗結果表明,MMP9響應性納米顆粒可顯著抑制移植肝內的炎性細胞浸潤和增殖,維持移植肝內的免疫抑制環境,減輕移植物損傷,改善移植肝功能,緩解體重下降,延長受者的生存時間。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了形態可轉換的酶響應性納米顆粒是一種能夠選擇性地增強移植物內的免疫抑制劑積累的新策略,有望顯著改善對肝移植排斥反應的治療效果。
Feixiang Luo. et al. Immunosuppressive enzyme-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accumulation in liver allograft to overcome acute rejection.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