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態鋰電池作為下一代儲能技術已引起廣泛關注,有望提供增強的安全性和循環穩定性。此類電池的性能依賴于固體電解質材料;因此,隨著成分復雜性的增加,許多結構/相正在被研究。在各種固體電解質中,鹵化鋰顯示出有前途的離子電導率和陰極兼容性,但是,在轉向超越從頭計算模型的復雜組合物時,沒有有效的指導方針。
在這里,代爾夫特理工大學Marnix Wagemaker證明離子勢(電荷數與離子半徑之比)可以有效捕獲鹵化物材料內的關鍵相互作用,從而可以指導代表性晶體結構的設計。
文章要點
1)這通過一系列復雜的層狀鹵化物的制備得到了證明,這些鹵化物結合了增強的電導率和由高構型熵誘導的有利的等距形態。
這項工作深入了解了復雜鹵化物相的特征,并提出了設計固體材料的方法。
參考文獻
Wang, Q., Zhou, Y., Wang, X. et al. Designing lithium halide solid electrolytes. Nat Commun 15, 1050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2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