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領域,具有微米/納米尺度所需幾何結構的有機異質結構(OHTs)經歷了快速發展。然而,闡明由晶格失配率> 3%的有機單元組成的各種OHTs的外延生長過程是一個重大挑戰,這對于無機異質結構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蘇州大學Liang-Sheng Liao、Xue-Dong Wang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Yuchen Wu等展示了基于摻雜界面層的外延生長形貌演變的生動可視化,這有助于全面理解具有精確空間構型的核殼OHT的分級自組裝。
本文要點:
(1)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周期性殼層的條形碼OHT清楚地說明了殼層沿著籽晶棒從尖端向中心部分外延生長以形成核-殼OHT。此外,通過分別微調化學計量比、結晶時間和溫度來調節周期性殼的直徑、長度和數量。
(2)
這種外延生長工藝可以推廣到具有容易的化學/結構兼容性的有機系統,以形成所需的OHTs。
參考文獻:
Zhuo, MP., Wei, X., Li, YY. et al. Visualizing the interfacial-layer-based epitaxial growth process toward organic core-shell architectures. Nat Commun 15, 1130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45262-7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