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齡相關(guān)性黃斑變性(AMD)疾病已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的老年病,而頻繁的玻璃體內(nèi)注射抗VEGF是臨床上的主流治療方法,這與威脅視力的并發(fā)癥有關(guān)。
蘇州大學Qian Chen等報道了一種血管生成抑制劑nintedanib和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葉黃素可以通過多種非共價相互作用共同組裝成納米顆粒。
本文要點:
(1)
有趣的是,共同組裝的葉黃素/nintedanib納米顆粒(L/N NPs)的穩(wěn)定性顯著提高,并在小鼠體內(nèi)實現(xiàn)了兩種藥物至少兩個月的長期持續(xù)釋放。有趣的是,在具有更完整屏障系統(tǒng)的兔眼球中,L/N NPs仍然成功地在視網(wǎng)膜和脈絡膜中分布了一個月。在激光誘導的小鼠脈絡膜新生血管(CNV)模型中,微創(chuàng)結(jié)膜下給藥后的L/N NPs可以成功抑制血管生成、慢性炎癥和清除氧化應激,達到與標準玻璃體內(nèi)注射抗VEGF相當甚至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因此,結(jié)膜下注射具有長期持續(xù)藥物釋放行為的L/N NPs代表了治療AMD的一種有前途的創(chuàng)新策略。這種微創(chuàng)給藥以及有效抑制血管生成、減少炎癥和對抗氧化應激的能力,在改善患有這種衰弱性眼病的患者的療效和生活質(zhì)量方面具有巨大潛力。
參考文獻:
J. Shen, L. Chen, X. Lv, N. Liu, Y. Miao, Q. Zhang, Z. Xiao, M. Li, Y. Yang, Z. Liu, Q. Chen, Emerging Co-Assembled and Sustained Released Natural Medicinal Nanoparticles for Multi-target Therapy of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Adv. Mater. 2024, 2314095.
DOI: 10.1002/adma.20231409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4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