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非晶材料作為一種新興的功能材料受到了極大的關注,其各向同性、無晶界和豐富的缺陷等特性很可能克服晶體材料的低電導率等缺點,并最終導致以提高電荷轉移效率。
在此,山東大學Yuanyuan Liu, Baibiao Huang, Peng Wang以膦酸鹽基金屬有機骨架(FePPA)為研究對象,研究了非晶化對電荷轉移過程和光催化性能的影響。
文章要點
1)綜合實驗結果表明,與晶態FePPA相比,非晶態FePPA具有更多扭曲的金屬節點,這影響了電子分布,從而提高了光生電荷分離效率。同時,非晶態FePPA中扭曲的金屬節點也極大地促進了O2的吸附和活化。
2)因此,無定形FePPA在甲苯選擇性氧化為苯甲醛的光催化C(sp3)-H鍵活化方面表現出更好的性能。
這項工作說明了非晶MOFs在電荷轉移過程中的優勢,有利于高性能MOFs基光催化劑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Honggang Zhang, et al, Enhanced Charge Transfer Proces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ver a Phosphonate-based MOF via Amorphization Strategy,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096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0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