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普遍認為,Li-O2電池(LOB)的容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過氧化鋰(Li2O2)放電產物的生長行為,該產物遵循共存的表面和溶液路徑。然而到目前為止,實現Li2O2形貌的動態調控仍然具有挑戰性。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Yu Zhang, Dapeng Liu報道了rGO負載的光響應Au NPs已成功用作陰極,表現出良好的SPR效應,可增強其表面電場強度,從而加速ORR動力學。這種ORR與rLi+的動態調節可以強烈影響Li2O2的生長行為并進一步提高LOB性能。
文章要點
1)具體來說,通過交叉法對一系列條件進行了實驗檢驗。測得最佳條件下(電流密度為0.1 mA cm-2、光功率為50mW)獲得的放電容量為1.68 mAh cm-2,比黑暗下放電容量高出約1.7倍,同時形成大量的Li2O2環形線圈。如果沒有匹配,相對較高的ORR動力學或rLi+已被確定不利于提高放電容量。前者容易誘發正極上Li2O2表面生長成膜,而后者則導致濃差極化,甚至導致電池“猝死”。然而,如果暴露在光線照射下,電池可以驚人地再次放電,就像它從未耗盡一樣。
這項研究揭示了放電產物形成背后的復雜機制,為未來的LOB設計提出了動態調制控制電池放電的新概念。
參考文獻
Haohan Yu, et al, Dynamic Modulation of Li2O2 Growth in Li?O2 Batteries through Regulating Oxygen Reduction Kinetics with Photo-Assisted Cathode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01272
DOI: 10.1002/anie.202401272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