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對抗腸道病原體感染的抗生素治療往往會加劇微生物群失調,并損害黏膜屏障的功能。益生菌可抑制病原菌定植和改善腸道菌群失衡,是一種極具發展前景的治療策略。然而,該策略有限的靶向能力和對氧化應激的易感性等問題仍會導致其治療應用受到阻礙。有鑒于此,南京大學魏輝教授通過在益生菌孢子上原位生長帶正電荷的CeO2納米酶,合成制備了Ces3納米酶,其能夠促進與帶負電荷的病原體的靜電相互作用,并且具有高效的活性氧(ROS)清除性能。
本文要點:
(1)Ces3能夠抵抗胃腸道的惡劣環境。在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的急性胃腸炎小鼠模型中,Ces3能夠表現出強效的抗鼠傷寒沙門氏菌活性,從而可以減輕鼠傷寒沙門氏菌向其他器官的傳播。
(2)此外,由于其具有氧氣剝奪的能力,因此Ces3也能夠促進厭氧益生菌的增殖,進而重塑健康的腸道菌群。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開發了一種具有抗菌、抗炎和氧含量調節等特性的急性胃腸炎治療新策略。
Gen Wei. et al. Nanozyme-Enhanced Probiotic Spores Regulate the Intestinal Microenvironment for Targeted Acute Gastroenteritis Therapy.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3c0454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3c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