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用于制備具有水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熒光探針的通用方法能夠促進多種生物可視化應用的發(fā)展。有鑒于此,南京工業(yè)大學董曉臣教授和東南大學吳富根教授報道了一種金屬促進的方法,即通過一步溶劑熱處理孟加拉玫瑰紅,乙醇和多種金屬離子來制備超明亮的綠色發(fā)射納米點。
本文要點:
(1)這些摻雜金屬的納米點能夠表現(xiàn)出良好的水分散性和超高的光致發(fā)光量子產(chǎn)率(PLQYs)(例如,摻雜鐵的納米點(FeNDs)的PLQY為97%)以及較低的光毒性。由于金屬離子具有配位作用,因此FeNDs可實現(xiàn)對谷胱甘肽的檢測,并且能夠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檢測性能。
(2)得益于氯化物基團對內質網(wǎng)(ER)的高親和力,F(xiàn)eNDs能夠作為一種具有長期ER成像性能(FeNDs:>24 h,商業(yè)化的ER示蹤器:約1小時)和極佳的光穩(wěn)定性的ER示蹤器,其可以在活體秀麗隱桿線蟲中實現(xiàn)組織可視化。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金屬摻雜納米點構建策略是一種通用的納米點制備方法,有望為實現(xiàn)多種生物可視化應用提供新的思路。
Yuxin Guo. et al. Ultrabright Green-Emissive Nanodots for Precise Biological Visualization.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3c0452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3c0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