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單個化學鍵精度的碳基量子材料的原子規模制造在推進具有非常規性質的定制量子材料方面具有巨大前景,同時對于下一代自旋電子器件和量子信息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表面輔助合成和探針輔助操作等表面化學方法面臨著難以控制反應選擇性的問題,以及面臨著難以進行擴展、生產效率低的局限。
有鑒于此,新加坡國立大學呂炯、Chun Zhang、清華大學王笑楠等報道將探針化學技術和人工智能結合,發展了化學家直覺式原子機器人探針(chemist-intuited atomic robotic probe)概念。這種方法能夠進行原子精度的單分子操作,并且合成精度達到單個化學鍵的單分子量子π磁體。
參考文獻
Su, J., Li, J., Guo, N. et al. Intelligent synthesis of magnetic nanographenes via chemist-intuited atomic robotic probe. Nat. Synth (2024)
DOI: 10.1038/s44160-024-00488-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4-004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