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超分辨率顯微鏡通常通過改變點擴散函數(PSF)的形狀作為深度的函數,將單分子熒光的3D位置編碼為2D圖像。然而,所產生的大而復雜的PSF空間足跡需要要求較低的標記密度來避免重疊的熒光信號,從而降低了生物吞吐量和適用性。鑒于此,來自劍橋大學的Steven F. Lee通過將單分子光場顯微鏡(SMLFM)的密度依賴性與其他3D PSFs(散光、雙螺旋和四極)進行定量比較研究現,與雙螺旋PSF相比,SMLFM通過視差分辨重疊的發射器,實現了一個數量級的速度提高。
文章要點:
1) 該研究證實,通過全細胞(無掃描)成像和追蹤活原代B細胞中的單個膜蛋白,這種光學穩定性,具有高精度(> 99.2±0.1%,0.1 los μm?2)和靈敏度(> 86.6±0.9%,0.1 los μm?2);
2) 此外,研究還發現了高密度體積成像(0.15 los μm?2)在密集的細胞質微管蛋白數據集。
參考資料:
Daly, S., Ferreira Fernandes, J., Bruggeman, E. et al. High-density volumetric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Nat. Commun. (2024).
10.1038/s41467-024-45828-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5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