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MI)和缺血性心臟病是造成心力衰竭及其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MI治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生成和抗炎治療等方面。雖然內皮細胞(ECs)在觸發炎癥和血管生成等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目前還未有靶向ECs的MI治療方法被報道。有鑒于此,首都醫科大學李玉琳教授和北京化工大學徐福建教授構建了一種非病毒的聯合核酸遞送系統,其由具有ECs特異性的聚陽離子(CRPPR-接枝、乙醇胺修飾的聚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CPC)組成,可有效地共遞送siR-ICAM1和pCXCL12以治療MI。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與每種核酸單獨治療的實驗動物相比,接受聯合治療的實驗動物具有更優的心臟功能。與對照組相比,CPC/siR-ICAM1和CPC/pCXCL12聯合治療可顯著改善心臟收縮功能、抗炎反應和血管生成。
(2)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基于CPC的聯合基因遞送系統能夠實現有效的心肌梗死治療,并有望為開發用于治療多種內皮相關疾病的共遞送系統提供一個新的程序化策略。
Yihui Shao. et al. One Endothelium-Targeted Combined Nucleic Acid Delivery System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rapy.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3c1166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1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