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鹵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光伏技術。在環境空氣中制造PSC可以加快其低成本商業化,因為它可以消除對大氣控制設備的依賴。然而,空氣制造的PSC功率轉換效率(PCE)落后于手套箱制造的PSC。在此,華北電力大學李美成基于在空氣中制備高質量鈣鈦礦膜的技術,對電子傳輸層(ETL)進行了優化,以進一步提高PSC的光伏性能。
本文要點:
1) 作者提出了一種軟模板沉積策略,并利用谷氨酸二乙酸四鈉(GLDA)來精細調節化學浴沉積過程,從而獲得無添加劑殘留的SnO2 ETL。利用這種無殘留的特性,作者在掩埋界面(SnO2/鈣鈦礦)上構建了一個使用β-胍丙酸(βA)的分子橋,從而有效增強了電子提取,并降低了電子損失。
2) 所得到的PSC(0.08 cm2)實現了25.74%的PCE。此外,作者在1cm2的PSC中也獲得了24.61%的PCE。最后,作者還證明了這些PSC的優異操作穩定性。
Yingying Yang et.al Compatible Soft-Templated Deposition and Surface Molecular Bridge Construction of SnO2 Enable Air-Fabrica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Exceeding 25.7%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0416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