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材料有望成為明亮高效的發射體,但結構無序、分子間相互作用和暗態的固有存在抑制了其光致發光。鑒于此,來自牛津大學的Robin J. Nicholas、Lapo Bogani、Bernd K. Sturdza等人研究出了具有原子精確邊緣的合成石墨烯納米帶,該納米帶旨在抑制分子間相互作用,以在溶液和薄膜中表現出強烈的光致發光。
文章要點:
1) 該研究證實,發現的高光譜分辨率揭示了來自帶狀物的徑向呼吸狀模式的強振子-電子耦合,并且,它們的凹邊結構產生了谷間混合,使傳統的暗態變亮,從而產生迄今為止未被發現的暮光狀態;
2) 此外,該研究表明,這些態與納米帶聲子模式的耦合對吸收和發射的影響不同,這表明存在Herzberg–Teller和Franck–Condon耦合的復雜相互作用,同時,詳細了解控制光學響應的基本電子過程將有助于通過間隙調諧和側鏈功能化定制納米碳光學器件的化學設計。
參考資料:
Sturdza, B.K., Kong, F., Yao, X. et al. Emissive brightening in molecular graphene nanoribbons by twilight states. Nat. Commun. (2024).
DOI:10.1038/s41467-024-47139-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