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選擇性藥物遞送有望最大限度地提高多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并同時降低其產生的全身毒性。脂質納米顆粒和多聚體能夠指導實現mRNA或基因編輯裝置的器官選擇性遞送,但它們的遞送通常局限于肝、脾和肺。因此,研究者迫切需要開發能夠將藥物遞送到上述器官或其他靶器官的新平臺。有鑒于此,韓國科學技術院Sangyong Jon和Hee-Seung Lee建立了一個模擬糖萼的納米顆粒(GlyNPs)庫,這些GlyNPs由5個隨機組合的糖組成,研究者可通過直接的體內篩選鑒定出在肝臟、脾臟、肺、腎臟、心臟和大腦中優先分布的GlyNPs。
本文要點:
(1)每種器官靶向性GlyNP會在器官內表現出對細胞的趨向性。研究發現,靶向肝、腎、脾的GlyNP可有效緩解對乙酰氨基酚誘導的肝損傷、順鉑誘導的腎損傷和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小鼠的癥狀。
(2)實驗結果表明,GlyNP的不同器官靶向性不會受到蛋白冠的影響,而會受其表面顯示的糖部分的影響。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GlyNP平臺有望可以實現對器官和細胞的靶向藥物遞送。
Dohyeon Kim. et al. Glycocalyx-Mimicking Nanoparticles with Differential Organ Selectivity for Drug Delivery and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311283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1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