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角膜炎進展迅速,需要對其進行及時干預。然而,目前的診斷策略大都存在耗時和有創等問題,導致使用不當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因此,研究者迫切需要開發創新的診斷和治療策略。有鑒于此,同濟大學劉芳教授、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吳愛國研究員和徐晨研究員通過在Cu2-xSe@BSA上負載硝基還原酶響應性探針(NTRP),開發了Cu2-xSe@BSA@NTRP納米粒子。
本文要點:
(1)這些納米粒子具有集成的熒光成像和抗菌等性能。體內外實驗結果表明,由于釋放的NTRP能夠與細菌內源性硝基還原酶(NTR)發生相互作用,因此該納米粒子可在細菌內產生響應性熒光信號(30分鐘內)。
(2)當與低溫光熱治療(PTT)聯合后,該納米粒子可有效清除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實現> 95%的抗菌效果,并且能夠促進角膜創面的再上皮化過程。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Cu2-xSe@BSA@NTRP納米粒子在細菌性角膜炎的快速、無創原位診斷、治療以及療效的可視化評估等方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Jing Xiang. et al. Nitroreductase-responsive nanoparticles for in situ fluorescence imaging and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therapy of bacterial keratitis.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0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