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與宿主細胞在細胞組成和代謝行為上存在固有差異,因此腫瘤攜帶的細菌可以顯著地影響腫瘤的免疫格局。然而,細胞內(nèi)細菌影響腫瘤細胞和抗原呈遞細胞(APCs)之間的抗原呈遞過程的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有鑒于此,武漢大學(xué)張先正教授研究了減毒的沙門菌VNP20009(VNP)對腫瘤細胞的侵襲行為,并通過在VNP表面修飾正電荷聚合物以對VNP的這種行為進行調(diào)節(jié)。
本文要點:
(1)研究發(fā)現(xiàn),無毒的殼寡糖(COS)修飾的VNP(VNP@COS)可增強VNP感染腫瘤細胞的能力,從而促進腫瘤細胞與APCs之間的間隙連接的形成。在此基礎(chǔ)上,研究者設(shè)計了一種細菌生物混合體,其可通過胞內(nèi)細菌誘導(dǎo)的間隙連接來促進原位抗原交叉呈遞。
(2)此外,該細菌生物混合體也能夠增強腫瘤細胞表面主要組織相容性復(fù)合體I類分子的表達,從而有助于提高腫瘤抗原的免疫原性暴露,并同時保留T細胞的細胞毒性。綜上所述,該研究設(shè)計了一種能夠精確控制腫瘤內(nèi)微生物功能和局部效應(yīng)的新策略。
Wen Li. et al. Bacterial Biohybrids for Invasion of Tumor Cells Promote Antigen Cross-Presentation Through Gap Junc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2532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