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茨海默病(AD)的復雜病理機制會嚴重影響單靶點藥物干預的有效性,因此研究者需要開發多管齊下的治療策略。靈活性對于這類多靶點系統實現最佳的協同作用以及適應AD內部固有的異質性而言非常重要。超分子策略的動態可逆性能夠使兩親性杯芳烴在組分替代和比例調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調性,進而有望為實現功能集成提供一個重要的分子工具。有鑒于此,南開大學郭東升教授、史林啟教授和潘雨辰博士以β-淀粉樣蛋白(Aβ)原纖化和氧化應激為模型組合模式,將胍修飾的杯芳烴與抗壞血酸棕櫚酸進行共組裝,并在杯芳烴的腔內負載植酸二鉀,從而構建了一種超分子多功能集成體系統。
本文要點:
(1)該系統可以同時處理一系列關鍵的事件,包括:(1)抑制Aβ的產生和聚集;(2)分解Aβ纖維;(3)加速Aβ的代謝清除以及(4)調節氧化應激。研究發現,該系統能夠顯著改善5×FAD小鼠的認知障礙,減少Aβ斑塊的含量,緩解神經炎癥和神經元凋亡。
(2)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策略具有良好的AD適應性,能夠對組合方法進行必要的改變,從而可作為一種簡便的平臺以進一步推動AD聯合治療的發展。
Wen-Bo Li. et al. Co-Assembled Nanoparticles toward Multi-Target Combinational Therapy of Alzheimer’s Disease by Making Full Use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Self-Assembly.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191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