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的轉移和復發是造成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作為一種新興的治療方法,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誘導化合物已被廣泛用于解決這一棘手問題。然而,目前臨床批準的化療藥物(鉑復合物)仍難以有效地觸發ICD。有鑒于此,北京大學Kun Shang、上海交通大學宋海勤教授和中南大學毛新展教授利用全氟化碳鏈對Pt(II)復合物順鉑進行軸向功能化,構建了能夠誘導ICD的Pt(IV)前藥。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雖然Pt(II)復合物和全氟化碳配體無法誘導ICD,但該Pt(IV)前藥能夠通過在內質網中蓄積和在該細胞器中產生活性氧等方式誘導ICD。為了改善該化合物的藥理性能,研究者利用人血清白蛋白對其進行包裹以形成納米粒子。
(2)在小鼠模型中,該納米粒子能夠選擇性地在腫瘤組織中聚集,并對骨肉瘤的生長表現出顯著的抑制作用。體內腫瘤疫苗分析結果顯示,Pt(IV)是一種理想的ICD誘導劑。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軸向全氟化碳鏈修飾的Pt(IV)復合物能夠誘導ICD和實現對骨肉瘤的化學免疫聯合治療。
Peng Xie. et al. Endowing Pt(IV) with Perfluorocarbon Chains and Human Serum Albumin Encapsulation for Highly Effective Antitumor Chemoimmunotherapy.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0135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