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活體成像技術有助于實現對動物生物學過程的全面可視化探索,并促成了一系列開創性的發現(如腦類淋巴系統)。然而,宏觀成像技術的局限性仍會嚴重阻礙對調節這一特殊淋巴轉運系統的生理參數的精確研究。雖然NIR-II熒光成像技術在外周淋巴顯像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但其在腦類淋巴系統中的應用鮮有報道。有鑒于此,吉林大學王海峰教授、朱守俊教授和山西醫科大學Changchen Hu利用花菁染料-蛋白共軛的納米探針開發了一種無創的經顱宏觀NIR-II熒光成像模型。
本文要點:
(1)具有高時空分辨率的NIR-II成像結果顯示,低溫可通過降低腦脊液流速增加腦類淋巴內流。此外,呼吸頻率、呼吸幅度和心率均會對腦類淋巴內流產生調節作用。
(2)綜上所述,該研究證明了靶向腦類淋巴內流能夠改變腦損傷后的免疫炎癥進展,有望為腦損傷的亞低溫治療提供新的見解。
Wenzhong Li. et al. Near-Infrared-II Imaging Revealed Hypothermia Regulates Neuroinflammation Following Brain Injury by Increasing the Glymphatic Influx.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02652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