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氧化錳的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是一種能夠治療實體瘤的重要策略。然而,納米平臺在誘導腫瘤治療效果和產生抗腫瘤免疫應答等方面的有效性仍有待提高。有鑒于此,廣州醫科大學朱康順教授、中山大學帥心濤教授和肖澤聰研究員構建了一種新型的多功能仿生納米疫苗,其由負載氧化錳的聚(2-二異丙基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MP)納米顆粒和源于氧化錳重塑的4T1細胞和樹突狀細胞(DCs)的雜交細胞膜包覆層(RHM)所組成(統稱為MP@RHM),并將其用于實現聯合的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
本文要點:
(1)與單細胞膜包被的納米疫苗相比,MP@RHM納米疫苗可通過豐富的損傷相關分子模式、Mn2+和T細胞刺激組分的協同作用高效地激活DCs和T細胞。在瘤周注射后,MP@RHM納米疫苗既可以靶向腫瘤部位以進行化學動力學治療,也能夠靶向淋巴結以高效地激活腫瘤特異性T細胞,從而實現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
(2)此外,MP@RHM也能夠作為一種預防性癌癥納米疫苗,其可以產生強大的免疫記憶,以抑制術后腫瘤的轉移和復發。綜上所述,該研究能夠為構建多功能仿生納米疫苗以實現對實體瘤的個性化化學動力學免疫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Tan Li. et al. Manganese oxide-constructed multifunctional biomimetic nanovaccine for robust tumor-specific T cell priming and chemodynamic therapy.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