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磷光材料是一種能夠用于腫瘤顯像的重要探針。然而,目前鮮有研究對磷光發射強度、壽命和波長對于生物成像性能的影響進行系統的比較。此外,利用有機磷光材料特異性區分腫瘤與正常組織的研究也較少。有鑒于此,南開大學丁丹教授、溫州大學雷云祥教授和浙江大學金橋教授設計了一種壽命為0.94 s的有機磷光材料以用于腫瘤成像,并證明了較長的壽命可以有效地增加信號強度,而較長的波長則能夠增強了穿透深度;相反,具有短壽命的強發射強度則無法確保產生穩健的成像信號。
本文要點:
(1)研究發現,在富血器官中,多種有機納米顆粒的磷光信號會因鐵離子的淬滅作用而被“熄滅”。此外,該研究也首次證明了鐵離子能夠普遍猝滅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的磷光,這也是該類物質的固有性質之一。
(2)利用這一特性,該有機磷光材料可在正常肝臟和肝炎組織中產生極低的磷光信號,而在肝腫瘤中則能夠產生強烈的磷光。實驗結果表明,有別于化學發光材料或熒光材料,磷光材料可以利用這一獨特的固有特性對肝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進行選擇性區分,無需進行額外的修飾或處理。
Heqi Gao. et al. An Organophosphorescence Probe with Ultralong Lifetime and Intrinsic Tissue Selectivity for Specific Tumor Imaging and Guided Tumor Surgery.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4
DOI: 10.1002/anie.20240665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06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