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確地調節RuOx中的Ru-O共價性以提高質子交換膜水電解的穩定性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摻雜或合金化了RuOx的具有d價電子的過渡金屬本身就容易受到配位環境的影響,這使得精確和連續地調節Ru-O共價鍵變得困難。
近日,北京大學郭少軍教授報道了鑭系元素(Ln)的 4f 軌道在 5s/p 之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外界影響,從而能夠精確、連續地調節 Ru-O 共價,實現持久的 OER 電催化。
文章要點
1)研究人員對 Ln-RuOx 體系進行了密度泛函理論 (DFT) 計算,結果表明,所得的 4d-2p-4f 雜化會誘導連續變化的 Ru-O 共價性,從而決定 OER 性能。由于具有最佳的Ru-O共價性,Er-RuOx顯示出最大的晶格氧和Ru空位形成能。
2)原位表征證實了 Er 摻雜劑在穩定 Ru-O 結構以提高 OER 耐久性方面發揮的關鍵作用。此外,Er-RuOx 的 dz2 態能級(-0.855 eV)相對于基準 RuO2(-2.171 eV)上移,導致反鍵態中的電子占有率降低,*OH 吸附增強,這已通過甲醇分子探針實驗得到驗證,從而顯著提高了 Er-RuOx 的催化活性。
這項工作驗證了一種新穎的 Ln 調節方法,可以精確、連續地調節 Ru-O 共價鍵,有助于在氫經濟情景下更經濟地實現 PEMWE。
參考文獻
Li, L., Zhang, G., Zhou, C. et al. Lanthanide-regulating Ru-O covalency optimizes acidic oxy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is. Nat Commun 15, 4974 (2024).
DOI:10.1038/s41467-024-49281-2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