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陳鑫教授制備了一種多功能納米雜化材料(PL@HPFTM納米粒子),其能夠在設計的位置上實現化學動力學治療、光熱治療和生物治療的長期集成,以產生持續的抗菌效果。
本文要點:
(1)PL@HPFTM納米粒子由聚多巴胺/血紅蛋白/Fe2+納米復合物組成,表面有四唑/烯烴基團,內核負載有抗菌肽和魯米諾。在治療過程中,PL@HPFTM納米粒子會在感染區域進行魯米諾與過表達的H2O2的反應,以產生化學發光,進而通過四唑/烯烴環加成選擇性地交聯到周圍的細菌上。
(2)由此產生的PL@HPFTM網絡不僅能夠通過Fe2+催化產生的ROS、有效的光熱轉換和持續釋放的抗菌肽等機制破壞細菌,而且能夠顯著提高這些治療藥物的保留時間,從而實現延長的抗菌治療。體內外實驗結果表明,PL@HPFTM納米粒子具有比游離的抗菌納米顆粒更為顯著的殺菌效率和更長的有效期。
Yi Liu. et al. Physiological Microenvironment Dependent Self-Cross Linking of Multifunctional Nanohybrid for Prolonged Antibacterial Therapy via Synergistic Chemodynamic?Photothermal?Biological Processes. Nano Letters. 2024
DOI: 10.1021/acs.nanolett.4c0067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4c00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