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部刺激動態調節中紅外輻射(中紅外:7.5-14 μm),可實現加密、電致變色顯示、偽裝、輻射冷卻、人機交互和熱管理等先進技術。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Tao Deng,Chengyi Song,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Michael D. Dickey報道了一種基于液態金屬的紅外調制材料和系統,它們具有多種模式來調節紅外反射。
文章要點
1)受變色龍皮膚亮度調節的啟發,硅酮彈性體 (Ecoflex) 基質中的形狀變形液態金屬液滴被用來模擬分散的“黑色素細胞”。 該系統以Ecoflex作為激素,驅動液態金屬液滴發生形變,實現了基于全反射和鏡面反射的紅外偽裝。
2)通常,總反射率和鏡面反射率的變化分別為~44.8%和61.2%,這是紅外偽裝中報告的最高值之一。通過調整液態金屬濃度和施加面積應變,探索可編程紅外編碼/解碼。
3)通過引入具有不同熔點的合金,可以實現溫度依賴的紅外繪畫/書寫。此外,設計了紅外調制系統的多層結構,其中液態金屬基紅外調制材料與蒸發金屬膜集成在一起,以增強此類系統的性能。
參考文獻
Zhang, Y., Zhu, H., An, S. et al. Chameleon-inspired tunable multi-layered infrared-modulating system via stretchable liquid metal microdroplets in elastomer film. Nat Commun 15, 5395 (2024).
DOI:10.1038/s41467-024-49849-y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984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