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硫 (Li-S) 電池有望成為下一代高能儲能系統。然而,緩慢的反應動力學使得移動的多硫化物難以控制,產生穿梭效應并最終損壞鋰金屬負極。
近日,西北大學Huigang Zhang, Junfeng Hui選擇硼摻雜Ni2P來改變其表面電子態。有趣的是,B貢獻電子并誘導晶格收縮,形成比Ni-P鍵更短的Ni-B鍵。
文章要點
1)盡管B和P之間的電負性差異很小,但B摻雜意外地帶來了逆電子轉移,并且使其對多硫化物轉化的催化活性甚至高于Ni2P和Ni2B的端元。由于B的半徑相對較小并且與Ni的鍵強,B摻雜劑在Ni2P的晶格中引入了一定程度的無序性并推高了鍵合Ni原子的d軌道能級,導致多硫化物分子顯著活化并促進多硫化物的轉化,并且能壘大大降低。
2)各種原位和事后分析證實,B摻雜的Ni2P(NiBP)可以加速多硫化物轉化動力學,抑制穿梭效應,并延長Li-S電池的循環性能。使用摻雜Ni2P作為催化劑的Li-S電池可以提供1451 mAh g-1(0.2 C時)和1014mAh g-1(2 C時)的初始容量,在1000次循環中衰減至771 mAh g-1(2C時),每次循環的衰減率僅為0.024%。即使在6.2 mg cm-2的高S負載下,所得的Li-S電池也可以循環200次,容量為1159 mAh g-1。
這項研究提供了一種調整Li-S催化劑電子結構的簡便策略,并報道了一種用于耐用Li-S電池的高效摻雜Ni2P催化劑。該調整策略也可應用于其他與硫相關的催化過程(如HDS)。
參考文獻
Jiatong Li, et al, Boron-Doped Dinickel Phosphide to Enhance Polysulfide Conversion and Suppress Shuttling in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03315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4c0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