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明白Pt位點對于活化O-O化學鍵以及Pt位點受到OH*位點阻礙作用是理解低Pt催化劑ORR本征活性和穩定性的關鍵。
有鑒于此,鄭州大學張佳楠教授等在單原子Fe-N-C載體修飾PtFe合金納米晶構筑PtFe@FeSAS-N-C催化劑,并且構筑了鐵磁平臺用于研究調節Pt的d軌道自旋占據態對于ORR催化反應的作用。
本文要點
在0.9 V,PtFe@FeSAS-N-C催化劑達到0.75 A mgPt-1的質量活性,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達到1240 mW cm-2,這個性能超過市售Pt/C催化劑,而且在220 h工作之后的質量活性仍保持97 %,在0.6 V的電流得到保持,電流沒有明顯降低。
原位光譜表征結果說明活性位點和反應中間體之間的軌道相互作用,Pt dz2軌道占據態能夠通過自旋電荷調控,形成t2g6eg3電子結構,從而能夠突破OH*對位點的阻礙作用,抑制生成H2O2。這項工作有助于基于自旋電子設計高性能低Pt含量ORR催化劑。
參考文獻
Xue, D., Yuan, Y., Yu, Y. et al. Spin occupancy regulation of the Pt d-orbital for a robust low-Pt catalyst towards oxygen reduction. Nat Commun 15, 5990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50332-x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033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