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gome晶格構成了研究聚合相關相的多功能平臺,雖然金屬基底上kagome結構的分子自組裝極具潛力,但由于與體自由度的雜交和修飾的電子-電子相互作用,實現原始的kagome性能仍然面臨挑戰。近日,來自柏林自由大學的La?titia Farinacci等人提出,超導基底為實現磁性kagome晶格提供了一個極具潛力的平臺。
文章要點:
1) 該研究表明,交換耦合在界面處誘導了kagome衍生帶,這些帶受到超導能隙的保護,不受體相的影響,研究也通過在Pb(111)上沉積氯化鐵卟啉分子,并使用溫度激活的脫氯和自組裝,在超導體上實現了磁性kagome晶格,這使其能夠控制較小的卡加梅前體和長程有序的卡加梅島域的形成;
2) 此外,研究通過使用1.6 K下的掃描隧道顯微鏡和光譜學,確定了超導能隙內的Yu-Shiba-Rusinov態,并跟蹤了它們從前體到較大島域的雜交,kagome晶格誘導了延伸的YSR帶,且超導能隙內的這些YSR衍生的kagome帶允許長程耦合和誘導配對相關性,從而為進一步的研究來解決可能的自旋液體或Kondo晶格型行為提供思路。
參考資料:
Farinacci, L., Reecht, G., von Oppen, F. et al. Yu-Shiba-Rusinov bands in a self-assembled kagome lattice of magnetic molecules. Nat Commun 15, 6474 (2024).
10.1038/s41467-024-50829-5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