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放療在治療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但腫瘤干細胞(CSCs)的放射抗性仍會導致腫瘤復發、轉移和治療失敗。因此,有必要開發基于CSCs的療法來進一步增強放療。基于ESCC隊列的研究發現,miR-339-5p(miR339)會參與干細胞分裂和DNA損傷檢查點信號通路,其可通過靶向USP8抑制ESCC細胞的干性,并增強輻射誘導的DNA損傷,是一種潛在的CSC調節劑和放療增敏劑。針對miRNA的循環周期有限和腫瘤靶向性較差等特點,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劉芝華教授、Aiping Luo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陳春英院士和周會鴿研究員開發了一種基于硫化鉍納米花(Bi@PP)的多功能納米平臺,并將其用于高效遞送miR339和改善放射抗性。
本文要點:
(1)Bi@PP可通過其花狀結構封裝更多的miR339,并將超過1000倍的miR339遞送到細胞中,其效率優于單獨的游離miR339。除了作為載體外,Bi@PP也能夠動態監測遞送的miR339在體內的分布情況,并同時抑制腫瘤的生長。
(2)實驗結果表明,Bi@PP/miR339可在患者源性異種移植模型中顯著增強放療的療效。綜上所述,該研究構建的多功能平臺結合了更高的miRNA負載能力、pH響應性、乏氧緩解和CT成像功能,能夠為提高ESCC的放射敏感性和優化治療效果提供一種新的方法。
Xuantong Zhou. et al. Bismuth Sulfide Nanoflowers Facilitated miR339 Delivery to Overcome Stemness and Radioresistance through Ubiquitin-Specific Peptidase 8 in Esophageal Cancer. ACS 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0510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0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