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鈣鈦礦納米晶體有望成為發光二極管的候選材料,但它們的純紅色電致發光卻受到飽和亮度低、外部量子效率嚴重下降和操作穩定性較差的阻礙。
近日,浙江大學戴興良,葉志鎮院士等人通過控制納米晶體發射層中的焦耳熱產生和器件內的熱管理,報告了超亮且穩定的純紅色發光二極管。
文章要點
1)二苯基磷酰基疊氮化物介導的納米晶體表面調節協同增強了發射層的光學特性和載流子傳輸,從而減少了焦耳熱產生,從而降低了工作溫度。
2)這些優點抑制了CsPb(Br/I)3納米晶體膜的離子遷移,有望實現出色的光譜穩定性。
3)結合高熱導率的藍寶石襯底和脈沖驅動模式的實現,純紅色發光二極管表現出390,000 cd m?2的超高亮度、25%的峰值外量子效率、抑制的效率滾降、20小時的工作半衰期和在15 A cm?2內的優異的光譜穩定性。
參考文獻
Li, H., Zhu, X., Zhang, D. et al. Thermal management towards ultra-bright and stable perovskite nanocrystal-based pure red light-emitting diodes. Nat Commun 15, 6561 (2024).
DOI:10.1038/s41467-024-50634-0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