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是一種極具潛力且具有成本效益的能量轉換技術,因為它可以使用豐富且低成本的非貴金屬催化劑。然而,AEMFC中用于催化氫氣氧化反應的非貴金屬容易發生自氧化,導致不可逆故障。鑒于此,來自重慶大學的Zidong Wei,Wei Ding和拉夫堡大學的Wen-Feng Lin等人開發了一種量子阱狀催化結構(QWCS)。
文章要點:
1) 該研究開發的QWCS是通過將鎳納米粒子原子限制在碳摻雜的MoOx/MoOx異質結(C-MoOx/MoOx)內而構建的,該異質結可以選擇性地從氫氧化反應中轉移外部電子,同時保持其金屬性,并且與可逆氫電極(VRHE)相比,鎳納米顆粒的電子獲得QWCS提供的1.11 eV的勢壘,導致鎳的穩定性高達1.2 V,而氫氧化反應釋放的電子在氫吸附時很容易通過QWCS的門控操作穿過勢壘;
2) 此外,該研究還發現,QWCS催化的AEMFC實現了486 mW mgNi?1的高功率密度,并在停堆-啟動循環期間承受了氫氣不足的操作,而沒有QWCS的對應AEMFC在一個循環中即失敗了。
參考資料:
Zhou, Y., Yuan, W., Li, M. et al. Quantum confinement-induced anti-electrooxidation of metallic nickel electrocatalysts for hydrogen oxidation. Nat Energy (2024).
10.1038/s41560-024-01604-9
https://doi.org/10.1038/s41560-024-01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