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晶取向和埋入界面是決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效率的關鍵因素。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楊上峰、香港城市大學朱宗龍、深圳技術大學肖爽報道了一種簡單的策略,通過將雙功能配體2-(甲硫基)乙胺鹽酸鹽(METEAM)摻入鈣鈦礦前體溶液中,同時誘導(100)取向的鈣鈦礦并改善埋入界面。
本文要點:
1) METEAM分子通過與鈣鈦礦晶格的強相互作用優先吸附在鈣鈦礦的(100)面上,以誘導定向鈣鈦礦結晶。同時,METEAM分子在埋入界面自發聚集,并作為鈣鈦礦和氧化錫(SnO2)電子傳輸層之間的橋梁,雙向鈍化其缺陷。
2) 制備的鈣鈦礦薄膜具有合適的能級和高遷移率用于界面電荷轉移、低陷阱態密度和長載流子壽命。由此產生的傳統結構PSC器件功率轉換效率(PCE)為26.1%(經認證為25.8%),并且具有改進的操作和環境穩定性。
Xingcheng Li et.al Bifunctional ligand-induced preferred crystal orientation enables highly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Joule 2024
DOI: 10.1016/j.joule.2024.07.009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24.07.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