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個人紫外線 (UV) 暴露有助于降低因紫外線引起的皮膚老化和皮膚癌(北美、歐洲和澳大利亞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的風險。紫外線輻射計可實時傳遞局部紫外線輻照度的信息,而紫外線劑量計可計算隨時間累積的紫外線暴露量。這些設備可以幫助用戶管理暴露水平,以達到維生素 D 生成所需的健康每日紫外線劑量,同時又不會超過會增加皮膚癌風險的紅斑限值。然而,個人紫外線探測器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可穿戴電子紫外線傳感器相對笨重、沉重且昂貴,而更常用的皮膚上一次性比色紫外線傳感器在按建議每天使用時,使用壽命短、皮膚不適且累積成本高。皮內比色紫外線納米傳感器可以克服這些局限性,提供長期、舒適且廉價的肉眼比色指示皮內紫外線輻照度。
鑒于此,新一代紫外線傳感皮內顏料經過改進設計,具有更好的可調性、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這些紫外光致變色納米傳感器可以作為紫外劑量計或簡單的防曬功效監測器,具體取決于配方,并且可以在真皮層中保持功能并可重復使用多年。
參考文獻:
J. L. Butterfield, J. R. Quigley, C. J. Bruns, Smart Tattoos of Intradermally Implanted Photochromic Nanosensors for Personal UV Sensing and Dosimetry. Adv. Funct. Mater. 2024, 2405831.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0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