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具有不同電子密度的雙催化位點是促進NO3-和CO2電催化共還原合成尿素的重要途徑,但是如何構筑兩個電子密度不同的催化位點具有非常大的困難與挑戰。
有鑒于此,華南師范大學蘭亞乾教授、吉林大學蘇忠民教授、劉靖堯教授等報道通過精確控制Au摻雜Cu7團簇結構的3D框架材料Au@cpCu7CF,實現了精確調控電荷不均勻的分布。
本文要點
(1)
由于Au和Cu原子在Au@cpCu7CF催化劑內周期性電荷分布,因此當周期性的施加-0.2~-0.6 V區間內的波動電勢,能夠高效率的進行電催化合成尿素。
(2)
與靜態電催化反應效果不同(生成尿素的法拉第效率為5.10 %),脈沖過電勢能夠將生成尿素的法拉第效率提高至55.53 %。理論計算結果說明,-0.6 V的高過電勢能夠改善*HNO2和*NH2在Au原子上的吸附,阻礙生成副反應的路徑;-0.2 V的低過電勢能夠導致Au和Cu位點不均勻的電荷分布,促進C-N偶聯反應。
這項工作說明動態調控和不對稱電荷分布對于電催化合成尿素的重要作用,有助于開發具有精確控制能力的電催化體系。
參考文獻
Xin Zhang, Hao Sun, Yi-Rong Wang, Zhan Shi, Rong-Lin Zhong, Chun-Yi Sun, Jing-Yao Liu, Zhong-Min Su, Ya-Qian Lan, Adv. Mater.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851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4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