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通過手性誘導的自旋選擇性(CISS)效應整合到電催化過程中是提高能量轉換和存儲系統效率的開創性方法。近日,梨花女子大學Dong Ha Kim、Jeongwon Kim、新加坡國立大學林志群深入研究了手性電催化這一新興領域,闡明了CISS效應在一系列電催化反應中的基本原理、歷史發展、理論基礎和實際應用,包括析氧反應(OER)、氧還原反應(ORR)和析氫反應(HER)。
本文要點:
1) 作者探索了通過結構和表面工程誘導CISS效應的方法學進展,并討論了從導磁原子力顯微鏡(mc-AFM)到過氧化氫滴定的各種測量技術。
2) 此外,作者強調了CISS效應在解決NRR和CO2RR工藝的關鍵挑戰以及減輕金屬-空氣電池中單線態氧形成方面的變革潛力,從而提高了其性能和耐用性。通過這一全面的概述,作者旨在強調結合手性和自旋極化在推進可持續能源應用電催化技術中的重要作用。
Kyunghee Chae et.al The promise of chiral electrocatalysis for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energy conversion and storag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ISS effect and future directions Chem. Soc. Rev. 2024
DOI: 10.1039/D3CS00316G
https://doi.org/10.1039/D3CS0031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