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死亡是一種依賴鐵的程序性細胞死亡形式,具有逆轉傳統癌癥療法的耐藥性的重要潛力。將鐵死亡與化療,光動力治療和X射線放療進行聯合能夠顯著改善治療效果。放射性藥物治療(RPT)是一種新興的療法,其可以通過放射性核素遞送實現對病變組織的精確輻射治療。然而,治療性放射性藥物在腫瘤區域的保留和積累效率不足以及腫瘤的放射耐藥性仍會嚴重影響RPT的治療效果。有鑒于此,中國藥科大學孫曉蓮教授和南京醫科大學張濤教授通過修飾在超小鐵納米顆粒(USINPs)上的氟苯硼酸與131I-aPD-L1之間的親和力制備了由可經腎清除的USINPs和131I-aPD-L1組成的納米組裝體。
本文要點:
(1)150 nm的USINAs(131I-aPD-L1)納米組裝體能夠在血液循環中保持穩定,可有效靶向腫瘤,并在腫瘤微環境中因ATP的存在而發生分解。研究發現,USINPs誘導的鐵死亡能夠提高腫瘤對131I的放射敏感性,而131I介導的RPT也可以進一步增強鐵死亡。
(2)實驗結果表明,RPT和鐵死亡引起的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可聯合PD-L1免疫檢查點阻斷治療以產生較強的抗腫瘤免疫應答。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為改善鐵死亡誘導劑和放射性藥物的腫瘤積累開辟了一條新的途徑,能夠為深入了解RPT和鐵死亡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實現SPECT成像引導的鐵死亡增強放射-免疫治療提供重要見解。
Jingjing Shen. et al. Responsive and Traceless Assembly of Iron Nanoparticles and 131I Labeled Radiopharmaceuticals for Ferroptosis Enhanced Radio-immunotherapy.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