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的光物理特性和化學活性是功能染料在體內生物醫學診療中的終極追求。山西大學陰彩霞、海南大學遲偉杰研究人員報道了七甲川菁的吸收和熒光發射波長的獨立調節。
這些染料保留了近紅外熒光發射(硝基改性染料除外),同時具有從 590 到 860 nm 的可變吸收波長。這使得能夠獲得定制的功能染料,以滿足由組織的光學特性定義的用于體內生物醫學應用的激發和熒光波長要求。通常使用硝基改性的光熱活性衍生物 Cy-Mu-7-9,其在 PBS 中的 810 nm 處具有強吸收,該波長平衡了組織穿透深度和非特異性光熱效應,通過光熱誘導腸上皮細胞中熱休克蛋白 70 的上調實現非破壞性炎癥性腸病 (IBD) 治療。
Cy-Mu-7-9口服后在健康人腸腔內形成相應的氨基修飾染料Cy-Mu-7-9-NH2,該染料在PBS中發射波長為800nm的熒光化合物,基于Cy-Mu-7-9和Cy-Mu-7-9-NH2對IBD的敏感轉化,首次通過熒光成像與光熱療法的協同作用實現了體內IBD診療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Y. Yue, J. Ai, W. Chi, X. Zhao, F. Huo, C. Yin, Biomedical-Optical-Window Tailored Cyanines for Steerable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ranostic. Adv. Mater. 2024, 2408450.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08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