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疫苗(ISV)可通過誘導免疫原性細胞死亡(ICD)引起全身抗腫瘤免疫。目前,由依賴于化學藥物、光/放射增敏劑、溶瘤病毒和免疫刺激劑的ICD所驅動的腫瘤抗原產生效率并不理想,極大地限制了ISV技術的發展。有鑒于此,同濟大學張敏教授和復旦大學Yannan Yang開發了一種基于硫酸根(SO4·?)的ISV,其可實現優于傳統方法的腫瘤免疫治療。
本文要點:
(1)實驗通過將SO4·?的前驅體過二硫酸鹽(PDS)插入到錳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粒子(Mn-LDH)中,構建了P-Mn-LDH。這種設計策略能夠在環境條件下穩定PDS,并且可以在酸性腫瘤微環境(TME)中觸發Mn2+介導的PDS分解,從而原位生成SO4·?。
(2)研究發現,SO4·?自由基不僅能有效殺死癌細胞,還能誘導壞死性凋亡細胞死亡通路,從而產生強大的ICD信號,引發適應性免疫。與此同時,P-Mn-LDH也可以激活干擾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通路,以進一步增強抗腫瘤免疫。實驗結果表明,基于P-Mn-LDH的ISV在抑制腫瘤生長和肺轉移等方面具有強大的性能,將其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使用可以實現對遠端腫瘤的有效抑制。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證明了基于SO4·?的疫苗技術在癌癥免疫治療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Yiming Huang. et al. Sulfate Radical Based In Situ Vaccine Boosts Systemic Antitumor Immunity via Concurrent Activation of Necroptosis and STING Pathway.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07914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07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