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粒子(NP)遞送系統能夠用于癌癥治療和疫苗開發。目前,靶向遞送面臨的一個主要障礙是NPs在肝臟中的大量隔離。有鑒于此,上海大學諸穎研究員、王麗華研究員和上海交通大學樊春海院士設計了一種DNA工程化方法,以規避肝臟吞噬,增強腫瘤靶向納米藥物在體內的遞送效率。
本文要點:
(1)NP上的一層DNA分子可以優先吸附血清中的dysopsonin蛋白,從而實現對肝臟的功能隱身。隨后,DNA外殼的體內降解會引發腫瘤特異性攝取。研究發現,對包裹的DNA分子的長度進行調節能夠調控DNA外殼的降解速率。
(2)該DNA工程化隱形斗篷(DEIC)在基于Ag2S量子點和納米脂質體的小鼠腫瘤靶向遞送應用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近紅外成像結果顯示,腫瘤與肝臟的比例高達5.1,比傳統的納米材料高約18倍。綜上所述,該研究設計的方法有望為體內治療藥物的高效靶向遞送提供一種新的通用策略。
Yan Zhao. et al. DNA-Engineered Degradable Invisibility Cloaking for Tumor-Targeting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24
DOI: 10.1021/jacs.4c0947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9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