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能夠實現腫瘤深層穿透的藥物遞送系統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難題。搭便車腫瘤源性細胞外囊泡(EVs)是一種可以增強瘤內藥物穿透的重要策略。然而,藥物在EVs上的組裝局限性等問題仍會嚴重限制該策略的進一步應用。有鑒于此,安徽醫科大學何曉燕教授、李洋教授和Lei Qiao設計了一種利用工程細胞膜載體有效地將抗腫瘤藥物附著到EVs上的新方法。
本文要點:
(1)該載體包含用于特異性靶向腫瘤的AS1411適體、用于腫瘤細胞膜融合的水皰性口炎病毒糖蛋白(VSV-G)以及作為治療劑的光敏劑,可同時實現最佳的藥物包封和穩定性。
(2)注射后,光敏劑會首先被轉移到腫瘤細胞膜上,然后隨著固有的分泌過程被負載到EVs上。因此,光敏劑可以通過搭便車EVs層層深入到實體腫瘤中。實驗結果表明,這種EVs搭便車策略可以使光敏劑深入腫瘤組織,從而提高光學治療的效果。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能夠為實現深入腫瘤組織的藥物遞送提供一個新的策略。
Min Gao. et 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Hitchhiking Boosts the Deep Penetration of Drugs to Amplify Anti-Tumor Efficacy. Biomaterials. 202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296122400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