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太陽能通過氧還原反應(ORR)和水氧化反應(WOR)雙通道生產H2O2是綠色環保、可持續的,但卻受到反應動力學緩慢的嚴重限制。構建具有有效活性中心的光催化劑是突破動力學瓶頸的捷徑,意義重大。
在此,山東師范大學Bo Tang,中科院上海高研院Peng Yang合成了兩種新型中性菲啶基共價有機骨架(PD-COF1和PD-COF2)用于光合作用H2O2。
文章要點
1)與不含菲啶的對應物(AN-COF)相比,PD-COF1和PD-COF2的H2O2光合活性明顯提高。在無犧牲劑的空氣和純水中,氙氣燈和自然光下,PD-COF2的H2O2光生速率分別為6103和3646 μmol g-1 h-1。
2)進一步的實驗和理論檢驗表明,將菲啶單元引入COF可以平穩地調節載流子動力學,并且在熱力學上有利于在ORR和WOR路徑中分別生成關鍵的OOH*和OH*中間體。此外,這是中性菲啶部分首次作為2e-WOR的光氧化單元,以實現H2O2光生成。
當前的工作為探索高性能制備H2O2的新型催化中心提供了啟示。
參考文獻
Jie-Yu Yue, et al, Phenanthridi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Boosting Overall Solar H2O2 Produ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4, e202417115
DOI: 10.1002/anie.20241711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17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