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催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多種物理和化學因素,而且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產生作用。確定影響光催化劑性能的主要因素是光催化領域的關鍵挑戰之一。
有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章福祥研究員等報道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A位稀土原子(R=Pr、Nd、Sm和Gd)的鈣鈦礦RTaON2半導體作為模型光催化劑,討論A位元素調控影響其局部結構以及物理和化學性質,并且深入了解光催化Z-scheme全分解水(OWS)的決速步驟。
(2)
通過使用Pt改性的RTaON2作為析氫光催化劑,發現光催化Z型光催化反應的產氫活性是由其表面氧化過程決定的,而不是由光吸收或電荷分離決定的。
這項研究首次對光催化Z方案OWS過程中的速率決定步驟給出了實驗結果演示,對其他高效太陽能到化學能轉換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Hai Zou, Yu Qi, Shiwen Du, Yunfeng Bao, Xueshang Xin, Wenjun Fan, Yejun Xiao, Shengye Jin, Zhaochi Feng, and Fuxiang Zhang*, Insight into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in Photocatalytic Z-Scheme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by Employing A Series of Perovskite RTaON2 (R = Pr, Nd, Sm, and Gd) as Model Photocatalysts, J. Am. Chem. Soc. 2024
DOI: 10.1021/jacs.4c0800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4c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