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氧化物是具有前景的溶液相的催化劑,但是鈣鈦礦氧化物的穩定性是個挑戰。
有鑒于此,南京工業大學金萬勤教授、張廣儒教授等報道原位生長策略,在Sr0.9Fe0.81Ta0.09Ni0.1O3-δ表面構筑超薄的保護層,顯著改善溶液相的穩定性。
通過球差校正電子顯微鏡表征,觀測發現亞納米(~7 ?)Fe2O3保護層和FeNi合金納米粒子。合金納米粒子與Fe2O3保護層一起生長且均勻分布。這種多級結構導致催化劑表面電子結構的重構,而且能夠阻止鈣鈦礦粒子溶解到水中。
(2)
通過形成的獨特結構,催化劑表現優異的穩定性(800 h,時間增加了3個數量級),而且在水溶液中非常穩定。這項研究結果為固-固的晶相轉變提供有用的指導,能夠幫助利用催化劑的表面結構缺陷調節傳質和轉化反應動力學。這項研究具有簡單的特點,能夠顯著調節催化劑的結構,改善鈣鈦礦氧化物催化劑在廣泛反應中的性能。
參考文獻
Wanglin Zhou, Fang Xu, Jinkun Tan, Zhengkun Liu, Guangru Zhang, Zhi Xu, Yinong Lyu, Wanqin Jin, An Angstrom-Scale Protective Skin Grown In Situ on Perovskite Oxide to Enhance Stability in Water,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1736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