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層Li[Ni1-x?yCox(Mn和/或Al)y]O2被廣泛用于可充電電池陰極并大規模生產。陰極材料的發展主要集中在通過簡單地控制化學成分來增加鎳含量,但隨著鎳含量達到極限,需要新的突破。在納米棒分層陰極材料的生產中,微觀結構改性正迅速成為一種有效方法。近日,漢陽大學Sun Yang-Kook對具有納米棒微觀結構的陰極物理化學性質和電化學性能進行了全面綜述。
本文要點:
1) 作者詳細討論了陰極的結構穩定性,其最大限度地抑制微裂紋的形成,這是富鎳陰極材料容量衰減的主要原因。此外,作者還研究了實現最佳性能所需的形態特征。
2) 在討論了基于成分濃度梯度的初始納米棒陰極后,作者回顧了不包含濃度梯度的納米棒陰極制備,并強調了前體的重要性。隨后,作者討論了與納米棒結構相關的挑戰和進展,包括合成納米棒陰極和納米棒結構的表面屏蔽研究。
Geon-Tae Park et.al Nano-rods in Ni-rich layered cathodes for practical batteries Chem. Soc. Rev. 2024
DOI: 10.1039/D3CS01110K
https://doi.org/10.1039/D3CS0111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