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離子交換反應是合成復雜結構的經典方法,但是目前人們對于陽離子交換的機理不是非常清楚,這影響了人們對陽離子交換反應的認識和陽離子交換合成的應用。
有鑒于此,廈門大學黃小青教授、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徐勇研究員等報道通過XAS表征觀測發現K2RuCl6和CoSn(OH)6在溶液相進行陽離子交換反應中,發現Ru-Cl變成Ru-O/OH的現象。由于Pt-Cl無法變成Pt-O/OH,因此K2PtCl6和CoSn(OH)6之間的陽離子交換無法進行。
理論模擬計算說明Ru-O和含有Co缺陷的CoSn(OH)6之間通過相互作用增強吸附,因此促進電子轉移。在K2RuCl6和ASn(OH)6 (A=Mg, Ca, Mn, Co, Cu, Zn)之間的陽離子交換,以及K2PdCl6/Na3RhCl6/K2IrCl6與CoSn(OH)6之間的陽離子交換實驗,驗證這種機理。
(2)
陽離子交換生成的不含Pt的CoRuSn(OH)6得到了優異的性能,質量活性達到15.0 A mgRu-1,功率密度達到11.6 W mgRu-1。構筑的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AEMFC)器件性能超過了商業化PtRu/C的性能(11.8 A mgRu+Pt-1和9.0 W mgRu+Pt-1)。這項工作首次揭示了陽離子交換法的機理,打破了經典的刻蝕-吸附機理,有助于許多不同領域的基礎研究和實際應用發展。
參考文獻
Shangheng Liu, Xiaocan Wang, Wei-Hsiang Huang, Qiugen Zhang, Jiajia Han, Yingtian Zhang, Chih-Wen Pao, Zhiwei Hu, Yong Xu, Xiaoqing Huang, Solvation Effect-Determined Mechanisms of Cation Exchange Reactions for Efficient Multicomponent Nanocatalysts, Angew. Chem. Int. Ed. 2024
DOI: 10.1002/anie.20241824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418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