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細胞應激的即時生理反應通常會誘導自噬,這是一個通過溶酶體再循環過程去除聚集蛋白質和受損細胞器的過程。利用區分不同細胞死亡模式和自噬的高通量檢測對于鑒定調節細胞反應的潛在治療劑至關重要。在過去的幾年里,基于螢光素酶的檢測方法因其簡單性、敏感性、已知的化學性質、不同的光譜特性和高通量潛力而被廣泛開發用于評估受調節細胞死亡和自噬途徑。近日,伊朗塔爾比亞特莫達爾斯大學Saman Hosseinkhani對利用螢光素酶化學調控細胞死亡模式和自噬進行了綜述研究。
本文要點:
1) 作者從機理的角度回顧了生物發光反應的基本原理,以及它們在體外和體內探測細胞死亡和自噬途徑的意義。這些包括應用基于螢光素酶、螢光素和ATP的生物傳感器來研究受調節的細胞死亡模式。
2) 作者討論了同時區分各種細胞死亡現象和細胞應激恢復過程(如自噬)的多重生物發光平臺。作者還強調了生物發光工具在預測與受調節細胞死亡相關途徑中藥物有效性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
Saman Hosseinkhani et.al Harnessing luciferase chemistry in regulated cell death modalities and autophagy: overview and perspectives Chem. Soc. Rev. 2024
DOI: 10.1039/D3CS00743J
https://doi.org/10.1039/D3CS0074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