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腫瘤診療制劑能夠集診斷和治療功能于一體,其在腫瘤診療領域中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然而,目前的納米診療系統往往涉及多個分子,每個分子提供單一的診斷或治療功能,因此這類系統仍存在復雜的結構組成,靶向效率差,缺乏時空控制以及依賴單一的治療方式等問題。有鑒于此,中國科學院化學所肖海華研究員構建了一種表面cRGD功能化的納米顆粒NPRBOXA,其能夠靶向腫瘤細胞上的αvβ3/αvβ5受體,進而通過序貫切換照射模式實現診療集成。
本文要點:
(1)在808 nm激光照射下,NPRBOXA能夠發出NIR-II熒光,從而有助于識別納米顆粒的位置和熒光強度,以確定最佳的治療窗口。隨后,研究者在最佳的治療窗口將照射模式切換為超聲照射。
(2)實驗結果表明,超聲照射可誘導NPRBOXA產生活性氧,并促進OXA-IV還原為OXA-II,進而引發免疫原性細胞死亡,實現聲動力治療、化療和免疫治療相結合的腫瘤聯合治療。綜上所述,該研究工作構建的NPRBOXA能夠通過增強治療效果和實時的成像指導進一步推動腫瘤精準診療的發展。
Minhui Cui. et al. NIR-II Fluorescent Nanotheranostics with a Switchable Irradiation Mode for Immunogenic Sonodynamic Therapy. Advanced Materials. 2024
DOI: 10.1002/adma.20241132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