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極/電解質界面發生的電化學CO2還原反應(CO2RR)對電位和濃差極化都很敏感。與固定電位下的靜態電解相比,交替陽極和陰極電位的脈沖電解是一種比較特別的技術,交替變化的電流不僅能夠重建表面結構,而且能夠調節陰極附近電解質側的局部pH值和傳質。
有鑒于此,上海交通大學蔣昆副教授、復旦大學蔡文斌教授、西江大學Seoin Back等通過亞秒時間分辨率和一維擴散模擬(1-dimensional diffusion profile simulation)的在線質譜,研究交替變化電化學脈沖過程中的電催化還原CO2反應機理。
研究結果表明,陽極脈沖導致多晶Ag和多晶Cu電極的表面CO2濃度升高,這使得發生CO2RR而不是產氫反應。比較溫和的氧化脈沖能夠產生具有不飽和配位的Ag或Cu位點,形成粗糙的表面拓撲結構,分別能夠CO2還原為CO、CO2轉化為C2+。
(2)
DRIFT紅外光譜表征結果表明*CO和*OCHO物種對Ag的關系。氧化脈沖后,與不飽和配位Cu相比,*CO消耗率的逐漸提高。從分子水平上解釋說明,CO2RR選擇性與動態界面化學結構之間的直接關系。
參考文獻
Ye, K., Jiang, TW., Jung, H.D. et al. Molecular level insights on the pulsed electrochemical CO2 reduction. Nat Commun 15, 9781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54122-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