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聚酯獲得的固體聚合物電解質(SPE)是聚環氧乙烷基材料的可行替代品,特別是在室溫應用中。在SPE中,離子傳導取決于聚合物鏈段遷移率,因此低玻璃化轉變溫度(Tg)有助于離子傳導。近日,拜羅伊特大學Mukundan Thelakkat合成了一種酯官能化聚硅氧烷基聚合物電解質,其Tg極低,為-76°C,在室溫下具有2.6×10-5 S cm-1的高離子電導率和0.72的鋰轉移數。
本文要點:
1)由此產生的低機械穩定性需要加強,以促進鋰鍍層剝離實驗中穩定鋰電解質界面的形成和鋰金屬電池(LMBs)中穩定的電池循環。為此,作者將SPE摻入網絡結構中,得到半互穿網絡電解質(SPE20-SIPN),其儲能模量顯著提高了三個數量級,交聯后離子電導率得以保持。
2) SPE20-SIPN表現出高達50個周期的穩定循環,其中一些電池存在波動(電壓噪聲)。交聯和納米顆粒添加(SPE20-N10-SIPN)的組合克服了電壓噪聲,并在30°C的無溶劑全固態LMB中實現了高庫侖效率和高容量保持率,在200個循環中保持率超過80%。
Jannik Petry et.al Semi-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Electrolytes Utilizing Ester-Functionalized Low Tg Polysiloxanes in Lithium-Metal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2024
DOI: 10.1002/aenm.202403531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40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