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氧化是具有前景的H2O2制備路徑,但是通常依賴堿性碳酸氫鹽電解液作為中間體,包括H2O2分解、pH區間有限(7-9)等問題,嚴重限制了水氧化制備H2O2技術的發展。
有鑒于此,中山大學胡卓鋒副教授等報道發現晶體OH介導路徑穩定SO4OH*關鍵中間體,使用金屬銅表面常見的堿性碳酸銅作為H2O2催化劑。
發現文物中極為常見的堿性碳酸銅(Cu2(OH)2CO3)能夠在中性或者酸性的非碳酸氫鹽電解液中催化產生H2O2。在50 mL 0.5 M Na2SO4電解液和3.4 V vs, RHE,生成H2O2的產量達到64.35 μmol h-1。
(2)
發現電解液中的SO4能夠與和Cu2(OH)2CO3中的OH結合并且生成SO4OH*,隨后SO4OH*轉化為OOH和SO3,因此生成O-O。DFT計算O-O鍵的長度為1.47 ?,和H2O2分子的O-O鍵長接近(1.48 ?)。OH和Cu2(OH)CO3結合重新生成Cu2(OH)2CO3。SO3和另一個水分子結合生成SO3·H2O,隨后與OH反應生成HSO4*,并釋放H+。
這項研究展示了催化劑的晶體成分對于2e- WOR反應的關鍵作用,為深入研究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Wang, R., Luo, H., Duan, C. et al. Crystal OH mediating pathway for hydrogen peroxide production via two-electron water oxidation in non-carbonate electrolytes. Nat Commun 15, 10456 (2024).
DOI: 10.1038/s41467-024-54593-4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54593-4